中俄伊大三角的概念到底是谁提出来的?贝格富
一个在加拿大长大、25岁移民美国的波兰人布热津斯基,当年在自己的书中提出了中俄伊大三角概念。其核心是中国、俄罗斯和伊朗三国素来自主,不服美国约束,偏偏老天爷还将他们置于同一片完整陆地上。
作为这片大陆之外的美国,与这三国中的任何一个打交道都极为不便,因此布热津斯基发挥其挑拨离间的专长,向读者呼吁:美国人必须从多维度实施分化制裁,绝不能让这三国结盟对抗美国。
此书刚问世贝格富,中国和俄罗斯便大表不满,称布热津斯基缺德。毕竟2000年代初期,中国人正致力于走出去赚外汇。于是中俄直接反驳,指出布热津斯基仍秉持冷战时期的陈旧思维,如今各国都在追求经济利益,他这是破坏安定繁荣的地球村。事实上,中国和俄罗斯从未在任何官方文件中承认所谓的大三角军事联盟。
倒是伊朗将布热津斯基的说法当了真,突然发现自己竟能与中俄平起平坐,于是在多个场合公开宣扬大三角军事联盟及伊朗的轴心地位。甚至在2019年三国联合军演时,伊朗直接宣称同盟关系,迫使中国立刻澄清:这仅是单纯的反恐合作,不针对任何第三方。
中国的目标是与所有国家开展贸易,在我们的名单中,所有国家都是平等的客户,但他们只能坐在茶桌对面,而非身旁。
中国始终奉行“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第三方”原则,因此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,也与乌克兰开展粮食贸易;虽与美国打关税战,仍在美国铁杆盟友沙特的土地上设立中国特别经济区;与伊朗连通的中伊铁路、格什姆岛自贸区等,同样是作为商业伙伴,将哈萨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与伊朗串联成线,未来还将延伸至土耳其和欧洲。
本质上,这片庞大的铁路网是中国为便利与沿线各国贸易而建,绝非服务于某一特定国家。
在近期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中,伊朗认清了自身实力差距:面对以色列F-15I、F-16I第四代战机及F-35I第五代战机的联合行动,伊朗几乎无有效防御手段;
而中国不仅拥有轻松碾压四代、五代机的歼-36、歼-50战机,更具备500公里外探测F-35的雷达系统及红旗分层拦截体系,从电子战到近距离对抗均无短板。
正因实力过硬,一贯宣称对外强硬的特朗普面对中国也只能赔笑表示:中国购买伊朗石油他没意见,但能否也考虑美国石油,多少买些给他留点面子?中国仅回应“要你管”便不再理会。
或许正是看透了特朗普对中美两国的态度,明白了实力决定地位的道理,此次伊朗防长来华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时贝格富,态度已转为坦诚致谢,而非此前高调宣称自己是三角轴心、要求各国无偿提供武器保护的姿态。
名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